嘉宾们还表示,《集成》在马王堆汉墓发掘40周年之际出版意义重大,它的出版必然带来文化界和学术界的又一次的马王堆学热。
研究的范围包括这一代人的家庭、婚姻、就业、迁移、住房、生育、子女教育、父母养老等各个方面。平台的专题数据简介平台的特色数据集包括,复旦大学能源流向与碳排放因子数据库、中国历史地理信息系统CHGIS,长三角社会变迁调查数据,杭州都市圈杭湖嘉绍数据等。
复旦大学社会科学数据研究中心副主任、复旦大学图书馆副馆长张计龙介绍了数据平台的功能。杭州都市圈是以杭州市区为中心,联结湖州市区、嘉兴市区、绍兴市区三个副中心,包括萧山区、余杭区、杭州市域5 县市及德清、安吉、海宁、桐乡、诸暨、绍兴柯桥区等杭州相邻的6 县市。这是复旦大学整合多学科优势全面介入数据挖掘、分析和利用的一项基础学科建设,也是复旦大学推进以数据为基础的社会科学研究和决策咨询、用数据技术建设智慧中国的一个重要举措。经过一年时间的国内外社会科学数据平台调研,于2013年选定了与哈佛大学-麻省理工大学数据中心合作,共同开发建设中国高校第一家社会科学数据平台。本研究是一本直观反映杭州都市圈 2007‐/2013 年间发展状况的图集,其内容主要是这六年间各个城市各项指标在时间和空间上的直观呈现以及各城市之间的相互比较。
他指出,社会科学研究需要大量的原创、定期、系统和持续的社会科学数据,国际经验表明高质量的、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社会科学数据是产生重大学术成就的坚实基础,国内在这方面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复旦大学副校长林尚立教授在致辞中表示,复旦大学将统筹推动数据研究中心和数据平台的建设,收集、整理和开发中国社会经济发展数据,成为国内外社会科学研究的重要资料中心,为学科发展和政府决策提供服务,为复旦大学履行大学传承、记录文明的职责和成为 国家智库提供重要和基础性的支撑。其中一个关键问题是制备具有高比表面积、高导电性、高催化活性、且廉价的水氧化的催化剂。
通过密度泛函理论计算,揭示了氧空位的存在可让Co3O4的能带结构中出现新的杂质态,使Co3O4中的电子变的更加离域,从而提高了其导电性和催化活性。郑耿锋教授生于1979年,是一位年轻有为的青年科学家。郑教授于2000年毕业于复旦大学化学系获学士学位其中一个关键问题是制备具有高比表面积、高导电性、高催化活性、且廉价的水氧化的催化剂。
郑耿锋教授生于1979年,是一位年轻有为的青年科学家。论文以Reduced Mesoporous Co3O4 Nanowires as Efficient Water Oxidation Electrocatalysts and Supercapacitor Electrodes为题,并被选为该期杂志的封面。
实验结果显示,对比纯的Co3O4介孔纳米线,还原型的Co3O4介孔纳米线的水氧化电流密度呈现出大幅度的提高。2010年,被母校复旦大学引进并直接评为教授和博导,在先进材料实验室和化学系组建课题组开展研究工作,主持多个重大科研项目,并在复旦大学以全英文主讲《普通化学》课程,取得了丰硕的教学科研成果,获得国家、上海市等多项殊荣。先进材料实验室郑耿锋教授与物理系杨中芹教授课题组发展了一种简单方便的方法,以调控氧化钴(Co3O4)的电子结构。该论文第一作者为先进材料实验室2012级硕士研究生王永成同学。
在此项工作中,他们首先利用水热方法合成具有介孔结构的Co3O4纳米线,并在室温下用硼氢化钠溶液对其进行还原,在表面制造氧空位。在1.65 V的可逆氢电极电势下,还原型Co3O4的电流密度达到13.1 mA/cm2,相比于未处理的Co3O4介孔纳米线提高了7倍。由于纳米线的介孔结构具有高比表面积,因此Co3O4固体与硼氢化钠溶液存在大量液-固界面,从而获得大量的氧空位。通过密度泛函理论计算,揭示了氧空位的存在可让Co3O4的能带结构中出现新的杂质态,使Co3O4中的电子变的更加离域,从而提高了其导电性和催化活性。
该还原方法简单方便,且不需要高温处理,提供了一种在原子层面控制半导体氧化物的氧空位掺杂结构,提高相应材料的电化学性能的通用方法。据悉,电化学分解水是一种很有前景的能源利用的方法,可将光能/电能储存在化学键中。
之后,赴美深造,于2007年获得美国哈佛大学化学与化学生物系博士学位。该项工作同时被Wiley杂志社的中国新闻专刊报道。
郑教授于2000年毕业于复旦大学化学系获学士学位。相关链接:郑耿锋教授课题组主页(点击浏览) 制图:实习编辑:责任编辑:。近日,先进材料实验室郑耿锋教授课题组在水分解催化剂上取得重要进展,相关论文发表在影响因子14.4的《先进能源材料》(Advanced Energy Materials)上发表在全院基于WIFI技术的移动查房推车基础上,部署了基于3G网络和Android操作系统的移动电子病历,实现了临床医生在院外实时查看患者电子病历。12月4日,HIMSS大中华区总裁、JCI首席认证专家刘继兰女士,HIMSS全球执行副总裁John Hoyt先生抵中山医院进行实地认证评审。中山医院副院长朱同玉代表医院欢迎认证专家的莅临,并介绍了医院的整体情况。
经过一天的实地评审,两位评审专家宣布中山医院的医疗信息化水平达到了6级标准。同时开发基于WIFI技术的移动护理终端,实现了药品、检验医嘱等的闭环管理。
从2003年起,中山医院在时任网络中心主任张卫国的带领下,通过自身技术团队先后完成了HIS、药房、血库、门急诊、电子病历等系统,并自主开发了影像管理系统和多家国内外厂商PACS系统的对接。制图:实习编辑:责任编辑:。
据悉,HIMSS EMRAM评级分为8个等级(0-7级),其要点包括无纸化、全覆盖、对临床质量有提升价值、闭环管理、CDR应用、标准化等要素,不仅对医院信息化系统进行全面测评,更看重医疗行为中信息系统的实际运用情况。在经历10余年的自主开发、部署和培训后,我校附属中山医院的医疗信息化应用水平近日通过HIMSS EMRAM(美国医疗卫生信息与管理系统协会电子病历应用成熟度模型)6级认证,成为沪上首家通过该国际认证的医院。
中山医院计算机网络中心主任阴忆青介绍了目前医院信息化情况,并陪同两位认证专家实地查看了医院病房、外科监护室、静脉配置中心、血库等部门使用信息系统的实际情况。目前全球仅有不到12%的医院通过了HIMSS EMRAM 6级认证,中国大陆有7家医院达到了HIMSS EMRAM 6级和7级的标准随后,上医校友会副会长兼常务秘书长程刚通报上医校友会理事的增补情况。最后,复旦大学副校长冯晓源讲话,他讲到目前上海医学院处于非常关键的时期,希望各位校友大力支持母校的发展,肩负起自己的使命与责任。
他勉励大家在新形势、新任务下,研究集成先辈留下的优秀文化传统和精神,凝聚力量,攻坚克难,把各项事业推向新的高度。论坛的最后,复旦大学副校长、上海医学院院长、上医校友会第一副会长桂永浩发言。
希望能够通过今天的会议,以及将来的合作活动,呼吁更多的校友、更多的社会人士支持上海医学院的发展,为上海医学院的建设添砖加瓦,为复旦医科创造更好的明天。随后,上海医学院副院长、校区建设指挥部副总指挥包志宏做枫林校区建设项目推介发布。
下午的第四届上医校友会第三次理事(扩大)会议由上医校友会副会长王小林主持,会上彭裕文会长做上医校友会本年度工作报告。得知要举办第二届上医文化论坛,上医新疆校友会,上医北京校友会,上医常州校友会,上医加拿大、温哥华校友会、上医原美东校友会、日本校友会、上医加拿大多伦多校友会、上医山东校友会等会的会长和理事,纷纷专程从全国各地和海外赶来参加。
所以要从夯实基础做起,扎实推进枫林校区改扩建工程。建筑与文化息息相关,建筑作为文化的载体,背后有着深刻的文化印记和人文精神。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副院长王文胜,解读了上医建筑里的文化内涵。更为重要的是,现在有人心,在复旦大学的统一领导下,实现基础医学和临床医院的进一步合作,创造出更大辉煌。
基础医学院院长汤其群、中山医院副院长阎作勤、上医北京校友会秘书长刘青现场表态将积极支持枫林校区建设项目。此外,论坛还收到了上医纽约校友会,日本校友会、大多伦多校友会(筹),兰州校友会、西安校友会、南昌校友会、安徽校友会、广东校友会等18家海内外上医校友会发来的贺信、贺电。
其中,大楼是基础,大师是核心,大爱是灵魂。随后,上医校友会名誉理事、中国工程院院士戴尅戎,复旦大学基础医学院院长汤其群,上海医学院院董、中国工程院院士巴德年分别带来了三场精彩的主旨报告。
上医校友会顾问、副会长、常务理事、理事,海内外校友代表,复旦大学校友会代表,上海复旦大学校友会生物医药医务界同学会的代表,和在校师生代表等共计350人出席了会议。本次第二届上医文化论坛简朴而隆重,给每位校友都留下了美好的回忆,也将为上海医学院的发展、枫林校区的建设产生积极的助推作用。